:::官方網站回首頁網站地圖交通資訊Q & AENGLISH日本語
 
   
     
民國-1911年月日
(℃) 0(%) 0(mm)
更新時間 ::  
 
   
一處位於 臺灣中央山脈海拔2100公尺 的高山溫帶區,
一片宛如桃花源,讓人洗滌煩憂舒壓的森林。
一處四季鮮明,春花飛舞夏綠盈,秋高楓紅冬謐靜的世外桃源,
景致天成,何似在人間~~~~梅峰
 
   
   
     
 

梅峰原義沒風,因為地形的關係長年很少有風,所以地名取諧音梅峰,創場之初
,沒有美麗的大草原,沒有車馬喧囂,只有前人篳路藍縷的足跡,和與世無爭的一片森林。歷經幾任場長舟車勞頓不辭辛勞的帶領之下,梅峰不斷的蛻變,也種植了臺灣難得一見,數十種品種的紅梅,成了今天名符其實的梅峰。

臺灣大學康有德教授投入其風華歲月十九年,由臺北到農場上上下下八百九十多次只為了實現要「給園藝系學生一個實習的場所」這個夢想。要圓這個夢想,梅峰固然有其天賦條件,但更需這裡的人付出愛心熱情與毅力。建場開發初期,農場真的是一無所有,政府和學校也沒有撥開辦經費及公務預算,要實現理想一切都得靠自己。康有德老師曾感慨地說「這個農場是乞討吃『點心』長大的」,例如教室的課桌椅、黑板,早期學生宿舍裡的床舖等,全是撿臺大校本部丟棄的廢棄物,資源回收再利用。
儘管如此,康老師不氣餒,帶著幾位年輕的同仁和一屆又一屆的學生,胼手胝足,流血流汗,在困難中自力更生,在堅持中藉著一個個的研究計畫,將教學與研究的格局,一點一滴、一草一木、一磚一瓦地開創出來。康老師接掌場長後,發展設施栽培、主持馬鈴薯計畫、果樹的引種、香菇栽培、生藥植物試驗、溫帶花卉的引入……等等,以開創農場未來的生機。

至今臺大山地實驗農場給人『自然風景優美、生態保育良好、園藝景觀的驚艷』這樣的好印象,其實導因於康老師自1973年接掌場長以來,對生態環境的重視,即使是在最艱困的時期,寧可自己咬緊牙關,也不願砍伐這千餘公頃的天然林木來賣錢紓困;康老師說這是祖先留下來的財富,應留給後代子孫永續使用。
 

此外,農場以落葉果樹、高山蔬菜及溫帶花卉等園藝作物之教學研究和示範經營為工作重點,因而栽植數百種各式溫帶植物,每屆春暖花開,異卉爭妍,撲鼻飄香,恍若世外桃源,或值秋高氣爽,霜紅滿天,黃葉撲地,又似天上人間,是臺灣難得的一處認識、欣賞溫帶及高山植物的理想場所。近年來由於人們對環境的過渡開發利用,引發大自然的反撲,旱澇疫疾,災難頻傳。本場有感於山地資源保育的急迫性,而著手進行場區自然資源的調查研究、造林復育及標本之蒐集保存。進而為環境意識的喚醒,自八十七年七月開始推廣自然教育,舉辦自然生態體驗營,以本場保存完好的原生天然資源及多年經營的特殊溫帶景觀,與對自然有興趣的朋友共享,因此後來農場轉型過程中,為開辦『梅峰自然生態體驗營』於2008年成立教育展示中心~~~梅峰會館。
 
本場未來發展除致力提升教學研究品質,並發展優質安全農產品之示範經營外,更積極提升生態體驗營品質,對臺灣山地之資源保育與合理利用進行推廣教育,期望導正國人的價值觀與思考模式,藉以改善環境問題,維護高山環境資源與激發國人愛鄉愛土情懷,達到臺灣高山資源永續利用與發展共享之目的。

從一片荒山開始 
‧1937年 日治時期設立,場址位於南投縣仁愛鄉山區。
‧1955年 臺灣大學勘查認為有再建之必要。
‧1961年 正式成立「霧社山地農場」。
‧1966年 委由臺大實驗林管理處就近代管。
‧1973年 為提供園藝教學實驗並配合臺灣山地農業發展的需要,恢復建制,設場本部於梅峰,並改稱「國立 臺灣大學農學院附設山地農場」。
‧2002年 定名為「國立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附設山地實驗農場」。 本場總面積約1,092公頃,海拔 分布900-2700公尺,分為多羅灣、春陽分場及梅峰場本部三區。

臺大山地農場位於南投縣仁愛鄉,居臺灣之中心位置,佔地千餘公頃,海拔自九百至兩千七百公尺,涵蓋亞熱帶、溫帶及亞寒帶氣候型,區內植相複雜多變,包括原始林、次生林、草原灌叢等,自然資源豐富。場本部『梅峰』位處中橫公路霧社支線(臺 14 甲)14.5公里處,海拔兩千一百公尺,屬溫帶型氣候,四季鮮明,各具特色,清爽宜人,景致天成。

 
     
 
國立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附設山地農場 版權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.資訊安全政策 & 隱私權保護政策
地址:南投縣仁愛鄉仁和路215號 電話總機:049-2803148 服務時間:早上7:30至下午10:00
建議最佳瀏覽環境 FireFox1.0與IE5.5以上版本, 螢幕解析1024*768 瀏覽人數:563423 Web Design by Mor-e